海魚是越南許多家庭喜愛的美食。然而,選購新鮮未經化學處理的魚類,對家庭主婦來說仍是一項挑戰。
目前,新鮮或乾燥的海魚不僅在超市和批發市場出售,還充斥著街邊小攤與傳統市場。對於鮮魚,跨省運輸時通常需要冷凍保存。然而,一些為了牟利的小商販會使用難以用肉眼辨別的化學保鮮劑。
越南漁業協會可持續水產發展委員會常務委員阮子剛表示,現今有一些商販使用尿素(化肥)來保鮮魚,以誤導消費者以為這是新鮮魚。「以我個人觀點而言,尿素並非純化學品,其中可能含有鉛、汞等有害化學物質,即使經過烹煮也未必能完全去除。」阮子剛說。
作為水產行業多年的專家,阮子剛指出辨別方法:新鮮魚的眼睛凸出、清澈透明,魚皮光亮並帶有黏液。而腐壞的魚則眼窩凹陷、呈銀白色,魚皮無黏液、腹部破裂,嚴重腐壞時甚至會露出魚骨。這類魚煮熟後肉質鬆散,無彈性。若用尿素保鮮,魚雖已不新鮮,但眼睛仍凸出、魚皮仍亮;然而細看魚眼會呈銀白色,不如新鮮魚那般晶亮。使用尿素保鮮的魚,即使魚腹已壞也不會破裂。
因此,如果懷疑魚經過尿素「魔法處理」,消費者可將幾條魚放在水龍頭下沖洗,約15分鐘後,魚的真實狀態便會顯現。例如魚眼凹陷、銀白色、腹部破裂——那便是使用尿素保鮮的魚。
消費者請注意,新鮮魚的眼睛應凸出、清澈透明,魚皮光亮並帶黏液。
對於乾魚,阮子剛表示,通常經過醃製、鹽浸,並在陽光下晾曬而成,之後以傳統方式保存,可保留營養並在一定時間內食用。然而,一些乾魚生產商和批發商為了延長保存期限,會在加工過程中使用有害防腐劑或噴灑化學藥劑,以防止蒼蠅與昆蟲產卵。
「監管機構若發現產品使用了有毒化學物質,一定要查處和處罰。因為政府已有明文禁止使用此類物質來保存魚類。」——阮子剛表示。
根據安全乾魚製作流程,晾曬時應選擇通風良好、清潔的地方,並在距離曬魚地點一定半徑範圍內噴灑驅蠅劑,或可在魚身上撒胡椒粉來驅趕蒼蠅與昆蟲,而非直接噴灑於魚上。然而,為了防止在曬魚過程中發霉、細菌滋生或被蒼蠅叮咬,一些人仍冒險直接在初加工階段噴灑化學品,或使用不當劑量的防腐劑,造成食品安全風險。
「當我們抽取部分漁民的乾魚樣品進行檢測時,發現他們常將乾魚浸泡於農藥中。這些農藥在接觸水後會分解為Trilofone與Dislovos兩種化合物,它們是農業與食品安全法中明令禁止使用的劇毒物質。這些物質具有高度化學穩定性,即使經過水洗、煮熟、磨碎或冷凍處理仍不會分解。長期積聚於人體內可能導致癌症。因此,如果發現乾魚未覆蓋卻沒有蒼蠅靠近,則應慎重考慮是否購買。」——阮子剛提醒。
胡香(Hương Giang)